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3│平行论坛二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何高质量建设?

发布日期:2023-10-15 10:39:57 浏览次数: 字体:[ ]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如何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0月14日,“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3”在淄博举办。平行论坛二,邀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春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会长苑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郭晓鸣,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以“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主题,围绕如何更好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研讨交流。

“土特产是古老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它独特的文化和人文价值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外来人员对土特产的文化体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以“土特产: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为题,进行了探讨。李成贵认为“土特产”经过了时间积淀与市场检验,具有特殊性和普适性相结合的独特优势。应以产业化思维发展“土特产”,尊重农产品弹性小、可替代的市场需求特性,依靠科技力量做精做大做强,追求产业利益最大化和良好的富民效应。

“‘和美’乡村概念首次把中华传统‘和’文化理念融入乡村建设,意味着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春华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突出短板,是现阶段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表现。要聚焦民生短板、坚持分类指导、健全推进机制,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要走中国特色乡村善治之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要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要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尊重乡村与城镇和而不同。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体现在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指出,具体来说,要坚持“一个底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三强”,即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一高”是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一足”,即农业及其关联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足。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进,找准自身位置、发挥比较优势,避免上下一般粗、套路式模板化。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会长苑鹏重点关注农户视角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认为目前面临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小”“散”“乱”“弱”与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挑战。“关于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苑鹏认为,一是依靠个体从专业化到专业市场的自我演化,二是依托合作社联合力量,三是依托公司化的工商资本。未来,将主要依靠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速创新的“三部曲”,走好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应在保持乡村自然属性与当地文化传统基础上,拓展乡村经营性和消费性生态文化潜能,发展适度规模的新的产业构成和经营方式,满足乡村现代化重塑新需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郭晓鸣认为,在资源整合上,充分重视产业互补、资源互助的跨村联动发展,探索资源联用、治理联建的更深层次联动模式。在乡村建设上,探索整体性的村庄经营模式,对村庄可经营资源进行整体性开发、市场化运行和专业化经营。在人才引进上,组团式导入发展型新农民,解决外部人才难以稳定的现实难题。在乡村治理上,适应和允许一定规模外部经营主体进入,创新外来人口“输血”和本土人口“造血”有机结合的治理新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分析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完善支持保障机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升助农增收能力;挖掘多元功能价值,提升多功能拓展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合作竞争能力。就如何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张琦说:“要激活农民群众参与样板打造积极性,破解内生动力不足难题;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各方利益协调;探索多元投入机制,破解资金瓶颈;加快农村改革步伐,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要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